糖尿病情志调摄保健法

2024-01-23 15:17

 

中医学历来重视情志调摄,《素问·宝命全形论》就有:“一日治神,二曰知养生,三曰知毒药为真……”,把治神放到了防治疾病的首位。

糖尿病患者多阴虚阳亢,肝阳偏亢失于条达则性情易激易怒。故糖尿病患者应努力做到怡情悦志,胸襟开阔,保持情志舒畅,气血流通,则阴阳调和。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情绪善怒,其家人应多理解沟通,幽默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助于调节糖尿病患者的情绪波动。三餐定时,细心照顾,常沟通多关爱,帮助其减轻压力与负担。

 

常用的中医心理疗法有以情胜情法,劝说开导法,移情易性法,暗示解惑法,顺情从欲法等五种。

 

 

1.以情胜情法 正确地运用情志之偏,可以纠正阴阳气血之偏,使机体恢复平衡协调而对病情有利。

 

2.劝说开导法正确地运用“语言”,对患者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宣传糖尿病的有关知识,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主动配合医生进行躯体和饮食治疗。劝说开导,要针对患者不同的思想实际和人格及个人特征,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耐心细致。

 

3.移情易性法即排遗情思,改易心志。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使思想焦点从病所移于他处,或改变其周围环境,免予与不良因素接触;或改变患者的内心虑恋的指向性,使其从某种情感纠葛中解放出来,转移于另外的人或物身上等。

 

4.暗示解惑法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诱导患者“无形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性意见或产生某种信念或改变其情绪和行为,甚或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暗示疗法一般多用语言,也可采用手势、表情、暗示性药物及其他暗号来进行。

 

5.顺情从欲法顺从患者的意志、情绪,满足患者心身的需要,仅用前几种方法是不够的,只有当其生活的基本欲望得到满足时,疾病才有可能自愈。对于心理上的欲望,应当有分析地对待,若是合理的欲望,客观条件又能允许时,应尽力满足其所求或所恶,如创造条件改变其所处环境,或对其想法表示同情,理解和支持、保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