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周德安教授)
周德安教授,北京针灸学会原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善生缘中医门诊部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
2003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任北京针灸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针灸学会荣誉理事,《中国针灸》杂志、《北京中医》杂志编委,第三、四、五批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周德安名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之一“周德安名医传承工作站”导师。
从1965年开始,周德安先生随诊于贺普仁、王乐亭、夏寿人、于书庄等多位针灸名家,并不断潜心钻研《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及现代针灸文献,习古而不拘泥,博采诸师之长,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对神经性耳聋、小儿多动症、中风、各种疼痛、神经衰弱、老年痴呆、 帕金森氏病、男女不孕、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治“风”、治“痰”等多方面独具特色,他创立的“补中益气方”、“颈四针”、“腰五针”等。形成了颇有心得的五治思想——治神、治风、治痛、治痰、治聋。撰写发表了《治神十法》、《论针灸的疏肝解郁作用》、《中风证治之我见》、《中痛证的认识和临床取穴经验》等20余篇论文,同时获得了“循经感传激发转化的研究”、“针刺得气客观化指标的探索”、“动态心电图在中风分型中的临床意义”等近10项科研成果。出版了专著《针灸八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为了更好传承、推广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周德安教授学术思想,提高针灸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5月26日,针灸大师周德安教授中医传承研讨会暨拜师仪式在北京善生缘中医门诊部举行,宋颜芳、徐永波、史进朝、黄慧、张雷、王启萌,六位中医拜周德安教授为师。
(周德安教授)
在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程海英教授主持下,拜师弟子分别进行了宣读拜师帖、献花、敬茶、齐诵《大医精诚》经典名句等拜师环节,并得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级名老中医谷世喆教授等人的认可和见证。
(周德安教授)
(弟子齐诵《大医精诚》)
(弟子行拜师礼)
(弟子敬茶)
(弟子敬茶)
(弟子敬茶)
(弟子敬茶)
(周德安教授与弟子合影)
(周德安教授与弟子合影)
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谷世喆作为证师人表示:“中医队伍正在不断地成长和壮大,周德安教授门下人才辈出,这些弟子将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促使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以继承与创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谷世喆教授讲话)
拜师仪式上,宋颜芳作为学生代表,表达了师从周德安教授敬意和求学之心: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历经千年而不衰,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智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有幸站在这里,能够拜周老为师,师承周老,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事。感谢师父的传道授业,感谢同门的解惑相助。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中医的学习和实践中去。
(弟子代表讲话)
最后,周德安教授对弟子进行了殷切期待并强调,“师徒同心协力,我们不仅要致力于加强中医传承培养,更要为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周德安教授
收徒仪式合影